隨著電動汽車近年來在國內的普及,傳統(tǒng)“充電”模式較長的耗時,給不少車主帶來“里程焦慮”。“換電”模式的出現大幅度改善了這類問題。
同時,“換電”也讓商用車、輕卡、重卡在其應用中更節(jié)能高效。在強烈的用戶訴求及“碳中和”等政策的引領下,“十四五”期間國內換電站的建設有望迎來爆發(fā)。
從目前觸及的應用中,可以看到其使用傳感器的共性,SICK的光電、接近、激光測距、3D視覺、安全產品等都收到了較大的需求。我們將這些應用記錄成如下手冊與大家分享:

乘用車換電站傳感器應用

換電過程到位檢測
- 車輛到位檢測
- 電池到位檢測
- 取放機構到位檢測
- 電池冷卻液液位檢測
- 換電站內部雨水位置檢測
技術難點
• 潮濕氣候下車輛帶著泥水進站,保護等級低的接近傳感器不耐用(推薦IMB,IP68/IP69K)。
• 寒冷地區(qū)存在-20~-30℃的工作環(huán)境,不耐寒的接近傳感器無法正常長期工作。(推薦IMB,使用溫度至-40℃)
• 電池外殼可能存在鋁制材料,對接近傳感器而言檢測距離出現巨大衰減導致檢測不穩(wěn)定。(推薦IMR,衰減系數為1)
• 動力電池冷卻系統(tǒng)采用熱管理模式來調節(jié)自身溫度。溫度低時提供熱量,電池溫度高時冷卻。以此提高動力電池的性能。因此對冷卻液的檢測與控制顯得重要(推薦LFP,可以連續(xù)性檢測冷卻液液位并給到開關信號,精度可達5mm)
• 換電站長期在室外工作,會有雨水累積?梢酝ㄟ^檢測換電站內部雨水液位高低進而控制是否需要排出雨水(推薦CFP和GRF18S,適用于連續(xù)性液位檢測和點式液位檢測)。
車輛進出安全防護
- 安全防護
- 反饋防護門和底部滑板開合情況
- 換電站/電池倉出入口防護
技術難點
• 須確保機構正確到位,從而安全執(zhí)行下一步機構操作
• 須防止司機中途下車導致事故、防止人員或動物誤闖換電站導致事故
更多詳情了解:西克傳感器-《換電站應用手冊 - SICK智能傳感器助力換電站自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