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些推送中,我們有聊到過射頻識別的種類和應用,筆者最近也在驗證一款射頻通訊的效果,因此也想借著這個機會聊一聊不同技術的對比,下文也會結(jié)合一些資料說明和筆者應用經(jīng)驗來分享。讓我們直接進入正題,看看射頻技術的區(qū)別。
目錄
1.低頻
2.高頻
3.有源2.4G和433MHz
4.藍牙
5.ZigBee
6.UWB
7.超高頻RFID技術
01 低頻
我們經(jīng)常會見到廠家或一些線上商城稱呼使用這種頻率的標簽。
ID卡,其射頻頻率特點為使用了125KHz。這類標簽的通訊速度較低,但在近距離通訊時候具有很穩(wěn)定的通訊效果,且標簽尺寸可以做到比較小,具有簡單的防沖突機制。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小區(qū)門卡,校園部分水卡或洗衣卡等,使用的就是這種標簽。其通訊距離在10厘米以內(nèi)。
02 高頻
這種技術常見頻率大多為13.56MHz,我們常說的14443,15693標簽大多都是這種標簽。
這種技術使用的是電磁耦合技術。標簽本身具有可重復讀寫的用戶區(qū),標簽大多分為EEPROM和FRAM兩種,部分特種IC可以做到寫入壽命多大十億次。一般工作距離為數(shù)十厘米左右。
我們在很多工業(yè)近距離識別中可以見到這類標簽的應用,例如鋰電制造和芯片生產(chǎn)等。同時我們的身份證和公交卡等大多使用的也是這種技術。
03 有源2.4G和433MHz
從名字上看我們就知道這類的標簽是自帶電池的,同時根據(jù)頻率不同向外主動發(fā)出無線電進行通訊和識別。廠家在設計這類標簽的時候,電池通常能夠維持標簽1年甚至更久的使用壽命。
在商超的一些電子標簽,或者超遠距離通訊的環(huán)境里,我么能夠見到這種標簽。
順帶一提,筆者最近在測試LoRa通訊,使用的也是433MHz這種通訊頻率,理論上通訊距離可以達到數(shù)公里,能夠作為替代不適合布置WIFI時候的通訊解決方案。
04 藍牙
這種技術使用的頻率也主要以2.5G為主,目前也是被大多消費者所熟知的一種射頻通訊技術。我們身邊的藍牙耳機,音響,甚至還有一些藍牙遙控器等用的都是這種技術。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多,因此通用性比較強。這種通訊所消耗的功率和ZigBee相比會更大一些。不過由于頻率和大多WIFI共用頻段,且通訊距離有限的關系,需要注意使用過程中的干擾問題。
05 ZigBee
這是一種新興的自組網(wǎng)低功耗技術,可實現(xiàn)環(huán)境中標簽互相進行通訊。尤其在大量傳感器網(wǎng)絡中無需進行復雜組網(wǎng),只需要布置ZigBee標簽即可。
目前常見的應用有人員定位,例如井下的人員定位。
06 UWB
這也是一種新興的RFID技術,主要用于場內(nèi)準確定位。由于UWB使用的頻率高和帶寬大,因此適合高速度數(shù)據(jù)傳輸。
目前西克也有基于UWB技術的定位系統(tǒng),即Tag-LOC System,

您可以點擊此處了解更多產(chǎn)品信息。
07 超高頻RFID技術
這里的超高頻也就是我們今年推送了很多期的超高頻RFID,此處不再贅述。
您可以點擊本期推文上方#RFID標簽或在公眾號對話窗口回復“RFID”了解更多信息。
因此我們在碰到全新項目時候,最好不要生搬硬套其他廠家技術方案,如果有能力根據(jù)實際應用場景具體分析,則能夠規(guī)避技術缺陷,使得應用順利落地。

關于才淺R止系列:這是我們自動識別類產(chǎn)品全新推出的推文系列,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交流多種技術應用,盡可能覆蓋面廣,但不做深入討論。這里的R代表Radio,也就是無線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