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慮篇幅太長可能讓各位犯困,我們還是把這個話題分成2個部分來跟大家介紹。本期跟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Muting應用類別。當然,如果大家還有不清楚啥是Muting功能的,可以先觀看如下鏈接內容,點擊查看內容:
2分鐘破解安全光幕muting功能
1 Muting類別一覽
具體的,典型的Muting應用可以按布局形式和Muting傳感器數量來分類:

2 Muting傳感器的總體布置要求
如下圖示,muting 傳感器的安裝需要滿足如下條件:
Muting傳感器只能識別到材料而不是輸送工具(托盤或車輛,如果必須用Muting傳感器識別托盤或車輛,請進行風險評估)。
Muting 傳感器能讓材料可以順暢通過、但可以可靠地識別出人員。

在識別材料時與安全光幕的光束保持一個最小距離。該最小距離可以確保直至屏蔽被激活所需的Muting信號傳輸時間。

一般計算最小距離的方法:
L≥ v*(td + tres)
其中:
L = 最小距離[m]
v = 材料(如輸送帶的)速度[m/s]
td = Muting控制裝置的輸入延遲[s]
tres = 安全光幕的響應時間[s]
(具體信息參見相關產品對應操作手冊中的技術數據)
請使用帶有背景消隱功能的光學傳感器。它們只能在一定的距離內識別材料。與待探測的材料相比離得較遠的物體不會被識別。

應用目錄
01平行屏蔽
02順序屏蔽
03交叉屏蔽
04出口監(jiān)控
01平行屏蔽

如上圖所示,材料從左到右運動。一旦遮擋了第一對屏蔽傳感器A1 & A2、保護裝置(如安全光幕)的保護作用就被屏蔽。保護作用保持被屏蔽、直至屏蔽傳感器組B1 & B2 重新暢通為止。該模式支持雙向屏蔽,具體如下表。

注意事項
需使用四個具有相同響應時間的屏蔽傳感器。兩個屏蔽傳感器對是對稱的,即采用與安全光幕檢測區(qū)域相同的間距進行安裝。與此不同的配置需要單獨考慮。
另外還需滿足如下距離條件:

物料既可以雙向運動,也可通過方向檢測配置參數僅允許一個運輸方向。
平行布置時,可通過屏蔽傳感器的位置額外檢查允許的物體寬度。物體應始終以相同寬度經過屏蔽傳感器。
如果針對平行屏蔽使用光學傳感器,則在此通常使用具有背景抑制功能的探頭來防止人員無意間同時激活兩個傳感器。
避免傳感器相互干擾。
SD軟件上的平行屏蔽功能塊:

02順序屏蔽

如上圖所示,材料從左到右運動。一旦遮擋了第一對屏蔽傳感器A1 & A2、保護裝置(如安全光幕)的保護作用就被屏蔽。保護作用保持被屏蔽、直至屏蔽傳感器組B1 & B2 重新暢通。該模式支持雙向屏蔽,具體如下表。

注意事項
需使用四個具有相同響應時間的屏蔽傳感器。兩個屏蔽傳感器對是對稱的,即采用與安全光幕檢測區(qū)域相同的間距進行安裝。與此不同的配置需要單獨考慮。
另外還需滿足如下距離條件:


物料既可以雙向運動,也可通過方向檢測配置參數僅允許一個運輸方向。
此例所示的傳感器布置適用于所有傳感器類型。
避免傳感器的相互干擾。
CDS,Flexi Classic和SD軟件上的平行屏蔽功能設置:
CDS

Flexi Classic

SD

03交叉屏蔽

如上圖所示,物料可以往兩個方向運動。一旦激活屏蔽傳感器對 A1 和 A2,防護設備
(ESPE) 的保護效果就將被屏蔽。具體如下表。

注意事項
屏蔽傳感器的交叉點應置于危險區(qū)域內 ESPE 的光束后面。如果無法實現,則將屏蔽傳感器的交叉點恰好置于 ESPE 的光束路徑上,但絕不要置于光束前面。
圖示中所顯示的傳感器布置不僅適用于對射式光電傳感器,也適用于反射式光電傳感器。
避免傳感器的相互干擾。

如下圖示,注意直徑500以下的人/物體不能觸發(fā)Muting

SD軟件上的交叉屏蔽功能設置:

04出口監(jiān)控

如上圖所示,對于出口監(jiān)控功能,屏蔽傳感器位于危險區(qū)域一側。材料從危險區(qū)域中移出。一旦遮擋了所有屏蔽傳感器(A1 和A2)、保護裝置(如安全光幕)的保護作用就被屏蔽并保持有效。
直至配置好的屏蔽保持時間(0.5 s … 4 s)過去或保護裝置沒有暢通為止。一旦屏蔽傳感器A1恢復暢通,屏蔽保持時間就開始。
該出口監(jiān)控僅支持單向(即出口)屏蔽,具體如下表:

注意事項
材料只能從危險區(qū)域里輸出。
請將兩個屏蔽傳感器安裝在危險區(qū)域一側。
這種布置方式適用于單路光柵和反射光柵。
避免傳感器的相互干擾。
當您要激活輸出監(jiān)控功能時、必須激活通過ESPE 結束屏蔽功能或配置屏蔽總時間。
不能配置方向識別和序列監(jiān)控功能。

CDS軟件上的出口監(jiān)控功能設置:

以上就是典型的幾種涉及到安全光幕Muting功能的應用類別啦。
希望能讓大家從整個的角度來認識Muting,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合理布置和規(guī)劃自己的安全系統(tǒng)。
下一期我們給大家分享相關組件選型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