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傳感器產品中,熱電偶和熱電偶是比較相近的,很多人們都不能清晰的區(qū)分兩者,以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差錯,今天中國傳感器交易網來給大家說說熱電偶和熱電阻測溫原理的區(qū)別。
1、雖然都是接觸式測溫儀表,但它們的測溫范圍不同,熱電偶使用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如B型測量范圍為300度—1600度,短期可測1800度。S型測量范圍為20度—1300度(短期1600度),K型測量范圍為50度—1000度,?(短期1200度)。XK型測量范圍為50度—600度(短期800度),E型測量范圍為40度—800度(短期900度)。還有J型,T型等。這類儀表一般用于500度以上的較高溫度,因它們在中,低溫區(qū)時輸出熱電勢很小,當電勢小時,對抗干擾措施和二次表和要求很高,否則測量不準,在較低的溫度區(qū)域,冷端溫度的變化和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所引起的相對誤差就顯得很突出,不易得到全補償。這時在中低溫度時,一般使用熱電阻測溫范圍為200度—500度,甚至還可測更低的溫度(如用碳電阻可測到1K左右的低溫),F在正常使用鉑熱電阻Pt100度,(也有Pt50,100和50代表熱電阻在0度時的阻值,在舊分度號中用BA1,BA2來表示,BA1在0度時阻值為46歐姆,在工業(yè)上也有用銅電阻,分度號為CU50和CU10,但測溫范圍較小,在50度—150度之間。在一些特殊場合還有銦電阻,錳電阻等)?。
2、熱電偶測量溫度的基本原理是熱電效應。二次表是一個檢伏計或為了提高精度時使用電子電位差計。電阻是基于導體和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而變化的特性而工作的,二次表是一個不平衡電橋。
3、由熱電偶測溫原理可知,只有在其冷端溫度恒定時,被測溫度才熱電勢成單值函數關系。在實際使用中,就用一種熱電特性與相應熱電偶特性相似的廉價的連接導線(也稱為補償導線),使熱電偶冷端引伸到溫度相對恒定的地方(最好為0度),如用銅--康銅做補償導線來引申鎳鉻—鎳硅熱電阻。因此,熱電偶到二次表延長線是兩根。熱電阻與二次表之間是用銅導線連接的,為了減小環(huán)境變化引起的測量誤差,一般均采用三線制接法,其中有兩根導線將熱電阻串聯于相鄰的兩個橋臂上,另一根導線是引來電源。使用時要求每根導線的電阻值與調整電阻之和都保證為5歐姆(±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