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法概述
色譜法是本世紀初(1903年)由波蘭植物學家茨維特所創(chuàng)建的。他在分離植物葉色素時,使用過許多方法都失敗了。后來他豎立一根充滿碳酸鈣顆粒的玻璃管,然后將植物葉色素的浸取液放到柱的頂端,再用石油醚加以沖洗,結果在玻璃管內植物葉色素被分成幾個不同的色帶。他就將這種分離方法命名為色譜,把這根玻璃管稱作色譜柱。 一根簡單的色譜柱,加上沖洗劑竟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在當時被認為難以分離的工作。這的確是一個新發(fā)現(xiàn)。當茨維特將色譜分離法公諸于世時,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許多人爭相采用,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幾十年來,經(jīng)過許多色譜工作者的努力,色譜技術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雖然分離對象早已不限于有色的物質,但色譜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作為色譜柱也不只限于管狀柱,還發(fā)現(xiàn)了平面的紙色譜和薄層色譜,這是不用柱管而可在兩度空間上進行分離的色譜方法。沖洗劑也不僅限于液體,氣體被用來作沖洗劑了。于是除了液相色譜外,還產生了氣相色譜。至于色譜柱中的填料,最初僅有少數(shù)幾種吸附劑,如今液體也可作固定相了,作固定相的物質已擴展到千種以上。 最初鑒別物質分離情況主要是靠肉眼觀察,而今這項工作已由具有極高靈敏度的檢測器氣體傳感器來擔任,F(xiàn)代的氣體檢測器能將含量僅lppb的組分轉變?yōu)殡娦盘枺⒂蓪S脙x器記錄下來,或由計算機自動處理打印。這就使色譜法和色譜儀成為分析工作中的強有力的工具。 色譜又名色層析,層析是一種分離技術。當這種分離技術應用于分析化學領域中,并與適當檢測手段結合起來,就是色譜分析法。氣相色譜法是色譜法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相色譜儀是實現(xiàn)氣相色譜法的有效裝置。由于氣相色譜法具有高效能、高選擇性、高靈敏度,分析速度快、樣品用量小、設備簡單投資小、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所以氣相色譜儀自1954年商品化以來,僅僅三十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就有約三十萬臺色譜儀在運行。在我囪僅北京分析儀器廠一家已累積生產了各種氣相色譜儀近1.5萬臺。由此可見,其發(fā)展速度之快是少有的。在近代分析工作中,氣相色譜儀的地位如同經(jīng)典分析化學中的天平,生化研究中的顯微境一樣重要。它不僅能分析氣體和可汽化的液體、固體,還能通過各種手段分析不揮發(fā)固體,進而用于物化常數(shù)研究。色譜分析已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有機合成、環(huán)保、醫(yī)藥、衛(wèi)生、食品、材料科學,甚至于宇宙研究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