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fqmb.cn 2003-12-06 20:29 《中華工控網(wǎng)》原創(chuàng)
4日,美國主要媒體報道了美國總統(tǒng)布什可能會在17日紀念萊特兄弟飛行10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宣布美國人登陸火星計劃的消息;5日,俄羅斯的兩家主流媒體《真理報》和《莫斯科商報》突然公開了一直處于秘密狀態(tài)的俄登陸火星的計劃。兩國媒體報道的巧合中透露著越來明確的信息:美國和俄羅斯將重新開啟擱淺多年的人類火星登陸競賽。分析人士認為,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紛紛瞄準太空資源,太空競賽已經(jīng)成為了國家綜合實力的一種象征,在中國“神五”成功發(fā)射的“刺激”下,俄羅斯和美國都在加快登陸火星的計劃。
俄羅斯:神秘研究所推行“火星人計劃”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lián)就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火星探測的嘗試。盡管那次首開先河式的探測和后來接連失敗的記錄使得蘇聯(lián)探測神秘紅色星球的計劃遭到沉重的打擊,但蘇聯(lián)和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的火星夢想從來沒有破滅過。更為驚人的是,就在美國、西歐和日本接二連三向火星發(fā)射探測器,或者宣布火星探測未來計劃的時候,俄羅斯仍在一聲不吭地準備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讓人類登上火星!12月5日,俄羅斯《真理報》和《莫斯科商報》首度探訪到蘇聯(lián)及俄羅斯絕密的火星登陸計劃。
神秘研究所成立40周年,普京親自去電表示祝賀
12月2日是俄羅斯“醫(yī)學生物研究所”成立40周年紀念日。和其他機構成立周年紀念轟轟烈烈的歡慶活動不同,這個在蘇聯(lián)解體前后一直屬于國家最高機密的研究機構的周年紀念活動靜悄悄的,沒有多少人知道,但它慶?;顒拥穆≈貐s是超規(guī)格的———俄羅斯宇航局、俄羅斯國防部和克里姆林宮都給它發(fā)去了賀電,甚至連普京總統(tǒng)也親自打電話給研究所所長表示祝賀,并且表示“不論遇到什么困難,絕對保證研究所的經(jīng)費”!
外人實在很難想象,為什么一個跟太空醫(yī)學研究有關的機構會受蘇聯(lián)和俄羅斯如此重視?就連當?shù)氐木煲仓荒懿聹y地戲稱它是“火星人計劃”。
盡管有不少人風聞過“醫(yī)學生物研究所”就坐落在莫斯科城區(qū)內,可想找到這個地方就難了。這是在莫斯科城邊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要想進去,先得繞過三幢五層高磚砌樓房,然后是一道堅實的護欄,再通過一連串布滿各種電子探測裝置的黑暗走廊,才可以抵達研究所的核心大樓!
火星登陸艙已經(jīng)研制成功,人類登上火星全都靠它
如此神秘的研究所其實是前蘇聯(lián)和現(xiàn)在俄羅斯的火星登陸研究機構!這個對外宣稱是研究所的人類登陸火星專門研究機構是在蘇聯(lián)取得太空突破后不久便成立的,牽頭的兩名科學家是赫赫有名的科羅廖夫和赫拉迪什。研究所副所長維克托·巴拉洛夫在該所成立以來第一次接受公開采訪時介紹說:“這個研究所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人類如何經(jīng)受飛往火星的漫長旅途,因為在那么漫長的飛行途中,不可預測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而所有的不可預測性我們都得在地球上先進行實驗,先進行預測?!?/P>
這一切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真實的一幕。從前蘇聯(lián)時代到現(xiàn)在的俄羅斯,這么多年時間里,最優(yōu)秀的航天科學家經(jīng)常會聚在這里,進行人類飛向火星的各項實驗,特別是人類在太空飛行中超常適應能力的實驗。他們甚至還征募志愿者,在完全模擬太空飛行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連續(xù)一年的生活實驗,包括在太空狀況下睡眠,這其實是對人體器官的極大考驗。
人類飛向火星一直是研究所的最主要目標。研究所的開山鼻祖科羅廖夫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設計人類第一艘飛向太空探測器的主設計師。此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設計人類登陸火星艙上了。這個現(xiàn)在終于可以稱得上完善的火星登陸艙內部就跟普通飛機的座艙很像,而且第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圖-154客機機艙,可實際上,它卻是獨一無二的高科技產品,價值連城。美國據(jù)說也試圖研發(fā)類似的產品,但在1億美元打水漂后終告失敗。人類未來就是要靠這個登陸艙登上火星。
重點研究太空醫(yī)藥,讓宇航員有精力體力遠征火星
宇航員鮑里斯·莫洛科夫的職業(yè)絕對罕見,他是一名太空醫(yī)生。由于他多年來的研究結果,俄羅斯宇航員現(xiàn)在在太空中的身體和心理實力大增。莫洛科夫半開玩笑地說,他將來的目標就是“一針就能解決宇航員的許多問題”。最近幾年來,莫洛科夫頻頻往返于太空和研究所之間。他神秘地說:“現(xiàn)代航天界的一個重點課題就是延長宇航員的精力和體力。最近50年來,越來越多的老人進入太空,他們回來的感覺良好,這其中就有我們研究所的功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告訴記者說,如此羅曼蒂克的研究遠沒有結束,因為研究所正在設計一套2005年開始人類遠征火星的方案。
研究所所長介紹說,研究所研制的增強宇航員精力和體力的太空醫(yī)藥非常重要,因為假設人類動身前往火星,在經(jīng)歷6個月、跨越數(shù)百萬公里的行程后,宇航員的肌肉可能會萎縮,骨質會流失,甚至連基因也受到了損傷,當然,失重對人體的影響還不僅僅是這些,在失重條件下,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功能也受到影響,導致宇航員的腦部供血不足,常常感到頭昏眼花;失重還會對人體的平衡系統(tǒng)造成影響,這樣到達火星后,宇航員已經(jīng)沒有力氣離開太空船了。目前,研究太空醫(yī)學的科學家采取的措施只是讓宇航員進行簡單的身體訓練和藥物治療。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的宇航員,每天要抽出兩個小時進行走路或跑步訓練,以保持肌肉的力量。這些方法對于短期的太空生活也許有用,但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就必須依靠人造重力和神奇的太空藥物。
美國:重返月球意在載人登陸火星
作為當今世界綜合實力最強大的美國決不允許自己在新世紀探索火星上落在他人之后。美國總統(tǒng)布什可能成為激起新世紀美國火星探索熱的起動機。
深受刺激,美國宇航員可能常駐月球眼望火星
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12月5日的報道進一步強化了一天前美國媒體紛紛捅出的一條消息:布什政府打算讓美國宇航員重溫登月舊夢,并且盼望實現(xiàn)載人登陸火星的新夢想。
布什總統(tǒng)的多位助手向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透露說,布什總統(tǒng)現(xiàn)在正處在是否擇機宣布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的關鍵時刻。如果下定決心的話,那么從現(xiàn)在起15年內,美國宇航員肯定重返月球。而且這回登上月球不是幾個小時幾天的事,而是要在月球上常駐,并且以月球為基地邁向那顆神秘的紅色星球———火星。
當然,這一切現(xiàn)在都是布什總統(tǒng)在考慮之中的計劃。布什總統(tǒng)的助手們非常坦率地告訴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的記者們說,現(xiàn)在布什還沒有做出決定。白宮新聞秘書麥克勞倫也證實說:“不會馬上宣布任何政策性的東西?!?/P>
盡管布什總統(tǒng)還沒有最后下定決心,但這卻讓美國宇航局看到了希望。許多年來,由于經(jīng)費的削減,預算的限制和“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的災難,美國重新登月,并且向火星邁進的計劃遭到了連續(xù)重創(chuàng)。然而,中國太空人順利升空重新激起了美國的太空夢想。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薩姆·布倫貝克坦言:“中國人對登月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不想被他們在登月的事上打敗,我們一定要先登月?lián)屨夹碌牧咙c?!?/P>
緊急磋商,美國內閣要員激烈討論登陸火星計劃
白宮顯然對布什政府對太空探索計劃的考慮被泄漏感到相當不快,但它確確實實再度激起了美國上下對太空探索,特別是對火星探索的熱情。
在今年2月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災難后不久,布什總統(tǒng)就迅速承諾最遠不會超過2005年恢復航天飛機的飛行。布什政府立即對以下的太空計劃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制定航天飛機重新起飛的日期目標;敲定國際空間站建成的總體規(guī)劃;選定新型載人宇宙飛船;討論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的經(jīng)費和利益;確定載人飛向火星的計劃。
目前,美國航天局正在修正航天計劃,而副總統(tǒng)切尼則負責與國會議員們進行磋商和溝通。許多人都認為,布什總統(tǒng)會在今年12月17日紀念萊特兄弟飛行10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宣布美國的登月著陸火星計劃,但布什政府的高級助手們向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透露說,由于時間來不及,所以布什總統(tǒng)不會在人類飛行100周年紀念講話上提到該計劃,但到明年1月底的國情咨文中是有可能提及的。
積極實施,無人探測火星計劃緊鑼密鼓進行之中
盡管美國人登陸火星還等著布什總統(tǒng)最后拍板,但對火星的無人探測計劃卻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并沒有因為“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失事而暫停。
目前積極準備和落實的美國火星探測項目包括:2005年發(fā)射“火星再認識軌道飛行器”,2007年發(fā)射“靈巧登陸器”和“長期漫游器”。2009年則計劃發(fā)射攜帶核動力、比目前大得多的飛船登陸火星。該飛船將能返回地球,帶回火星巖石樣本。2009年之后,載人火星飛行就可以正式實施了。
分析
美俄火星新競賽:為搶占太空資源新高地
人類登陸火星有巨大的現(xiàn)實障礙,1989年,美國宇航局為老布什總統(tǒng)準備的一份研究報告揭示,這樣一項計劃不僅要花費多年的時間,還會耗費近50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這個結果無疑給許多人當頭潑了盆冷水。然而,所有的障礙看來并沒有阻止住布什政府在太空領域的腳步。實際上,這是因為美國不想在新世紀搶占太空資源新高地中落后。
各國政府紛紛意識到太空資源對于國家的重要性。與冷戰(zhàn)時期政治因素居多不同,新世紀的太空競賽很實際———看中了太空中的未來資源。歐洲宇航局、法國太空局、英國宇航局、日本宇航局都在為踏上火星做準備。歐洲宇航局和法國太空局更是在南極洲進行多種“人類適應太空”實驗,以測試人類在“失重、孤獨和幽閉”極限狀態(tài)下可能產生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據(jù)報道,一旦實驗證明人類完全可以適應未來往返行程至少長達一年的“火星之旅”,那么人類很可能會在2015年左右登陸火星!
據(jù)報道,美國NASA、歐洲宇航局、法國太空局和兩個南極研究小組已經(jīng)開始聯(lián)手合作,準備在人跡罕至的南極洲地區(qū)進行一項模擬“火星人生活實驗”。法國太空局開始招募25名女性“火星人”志愿者,這25名被選出的女性志愿者,將于明年到位于圖盧茲太空醫(yī)學學會的模擬失重狀態(tài)的實驗艙內接受“太空實驗”,她們將躺在一張?zhí)刂频男贝采?,頭部朝下共躺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這種特制的6度斜床是宇航員躺在太空船中飛往火星時的“正常角度”。據(jù)報道,未來首次登陸火星的宇航員人選很可能就會在這些普通的實驗者中。美國政府顯然清楚,新世紀搶占太空新高地的不僅僅是實力雄厚的俄羅斯宇航局。
火星對地球人類的意味已經(jīng)被科學界達成共識,那就是火星是地球之外最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鹦黔h(huán)境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火星表層有大氣,也有地球上經(jīng)常見到的風沙,和地球一樣有一年四季,只是火星一年相當于地球上的兩年。還有觀測顯示,火星極冠可能存在大量的冰。月球移民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就可以實現(xiàn),但大規(guī)模移民月球非常困難,而人類在火星生存要比移民月球更為現(xiàn)實和易于實現(xiàn)!
背景
蘇美火星競爭:政治較量大于科學探索
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這個紅色星球承載著人類無數(shù)的遐想和希望。1877年8月,意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利在觀測火星時認為火星表面的許多細線可能是人工運河,從此有關“火星生命”的談論通過科幻故事廣為流傳。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率先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火星的探索。不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火星探索之舉重要的是政治較量。
前蘇聯(lián)是人類火星探索的先驅。1962年11月1日發(fā)射的火星1號在距地球1億多公里的地方通信中斷,考察失敗,但它作為人類發(fā)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被普遍認為是人類火星之旅的開端。美國緊隨其后,1965年,美國水手4號(mariner4)行星際探測器飛越火星,拍攝21張照片。1971年5月19日蘇聯(lián)相繼發(fā)射了火星2號和火星3號軌道/著陸探測器,這是人造探測器首次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并進行科學探測,但適逢火星上氣候惡劣,使探測器無法正常工作。1972年,美國水手9號探測器沿著火星軌道飛行,發(fā)回7329張照片。1976年,美國海盜1號(viking1)和海盜2號(viking2)探測器在火星著陸。發(fā)回了5萬多張照片和大量的探測數(shù)據(jù)。此后,蘇聯(lián)的火星4號未能進入火星軌道;火星5號雖然入軌,但工作時間很短;火星6號著陸失敗,飄入蒼茫天宇,不知去向。福波斯1號在宇宙空間已失去聯(lián)系;福波斯2號對火衛(wèi)1考察一段時間后,又出現(xiàn)故障。接二連三的失敗使得蘇聯(lián)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火星計劃,在接下來的許多年時間里不再發(fā)出聲音,而略占上風的美國在失去對手的競爭動力后,也沉寂了許多年。因為政治而生的火星探索也因政治而受到嚴重的影響。